杭州农家乐启示——农家乐在广西,有色有味
发布时间:2011-01-26
绿粽飘香、壮锦飘舞、山歌飘扬……农历小年临近,记者在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市富有壮族风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阳圩镇平圩民族新村嗅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这是一个为国家西电东送作出巨大牺牲的移民村。三年前,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里与当地群众一起欢度新春佳节。
在村民韦祖生家大厅的最醒目处,仍挂着胡总书记到他家时的大幅照片。韦祖生说,胡总书记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他家的命运,而且让整个平圩民族新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平圩民族新村的前身是平圩村下平屯,距百色水利枢纽大坝仅500米。村民们回忆说,水库建成前,大家的生活十分贫困,一年平均收入两三千元,只能过个温饱。水库建好后,他们利用水库移民征地补偿资金建设了平圩民族新村,发展“农家乐”旅游。
“总书记来了之后,我们这里的‘农家乐’生意特别红火。”韦祖生说,他们全家总动员,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新房搞起“农家乐”。他把在外打工的女儿叫回家负责经营,让儿子在外学好厨艺负责炒菜,老婆则负责看店。3个月前,他们的招牌菜“壮家大锅菜”和“自制腊肉”还在百色市首届乡村旅游农家菜肴大赛上被评为 “最具民族特色菜”。
就在记者采访之时,韦祖生的女儿韦林艳正带着几位村民围在一起包粽子。“今晚要加班加点包600只粽子,杀300只土鸡,连同挂在墙上的那600斤腊肉,这些都是招商银行南宁分行定购的,明早就要发货过去。”韦林艳喜滋滋地说,就要过年了,“农家乐”的年货特别走俏。
站在一旁的阳圩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黎俏媚介绍说,平圩民族新村借水库发展旅游,自2006年1月以来已投入1550万元资金,完成了民族风情主楼、民族广场、江滨码头、亲水平台等工程建设,主楼和各农户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近年来,该村旅游总收入已有300多万元,成为百色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村。
“贝侬哎,壮家敬酒要唱歌,山歌声声伴酒喝,贵客越多心越暖,贝侬哎,好比春风过呀过山坡。”悠扬欢快的壮族敬酒歌从民族风情主楼飘来,独具特色的竹竿唱酒又“唱”醉了远道而来的游客。
承包经营平圩民族新村的陆丽锟尝到了发展“农家乐”的甜头,去年又有100多万元进账。陆丽锟说,去年到这里来的游客约有14万多人次。现在,他们正抓住发展旅游业的大好时机,在右江上游的鹅江发展水上漂流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农家乐”。
陆丽锟告诉记者,目前,她的“农家乐”里的42名员工大部分是该村村民,每人每月收入有1500元左右。“农家乐”还带动了村里的养殖业发展。其中,专供他们‘农家乐’的养猪户黄彩新去年仅卖猪收入就多达9万元。
“‘农家乐’发展起来后,村民们的观念也变了。以前村里的妇女没一个敢登台唱歌,现在她们组建了个30多人的山歌队到处唱,还唱出了名气!”黎俏媚笑着说。